110學年度 武崙國小 劉青青教師
教科書版本 | 自編 | 領域科目 | 語文-國語文 |
---|---|---|---|
備課日期 | 2021-10-15 13:00:00 | 備課地點 | 201教室 |
授課日期 | 2021-10-20 09:35:00 | 授課地點 | 201教室 |
議課日期 | 2021-10-21 13:00:00 | 議課地點 | 201教室 |
學生人數 | 26 | 公開程度 | 僅校內公開 |
授課年級 | 2年級 | 授課班級 | 201 |
教學時間(分鐘) | 40 | 教學策略/型式 | 跨領域(含議題融入)素養導向教學 |
一、課程內容
1.運用連結策略,理解故事主題「孟母三遷」及故事段落中的情節。
2.運用連結策略,觀察段落順序,將切割為七張紙片的七個段落,排列出整篇故
事。
二、教學目標
1. 運用連結策略,請學生回想課程學習的舊經驗(背景知識)及日常用語的生活經驗,幫助學生讀懂故事主題。
2. 運用連結策略,請學生聯想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模仿周遭人事物的生活經驗,幫助學生讀懂故事中的孟子受環境影響的情節。
3.運用連結策略,請學生找出連結各段因果關係的「線索語詞」或「線索句子」,幫助學生排列出七個段落的順序,以理解故
事脈絡。
三、背景脈絡
1.學生已具備自然段的概念。
2.學生對於故事體的架構,已有【背景、開始(起因)-經過-結局(結果)】的概念。
3.學生未讀過的文本較適合進行排列段落順序的活動,故未採用國語課本的課文。
4.該則故事段落之間具因果關係,有助於學生尋找線索語詞,進行排序活動。教師
將整篇故事切割為七個段落,對學生而言,有點兒挑戰性,亦有樂趣在其中。
四、教學活動
1.教師連結學生之前數學日期單元曾提及教師節也就是「孔子」誕辰紀念日的舊經
驗(背景知識),引導學生認識「孟子」。
2.教師引導學生連結日常用語的生活經驗,並運用「拆字法」邊思考、邊推測有點
兒半文言的故事主題「孟母三遷」的意思。
3.教師課前已將〈孟母三遷〉切割成七個自然段,一段一小張紙,教師引導學生先
試著找出故事的第一段「背景」及最後一段「結局」,並請學生說明理由。
4.教師引導學生試著找出連結各段的因果關係的「線索語詞」或「線索句子」,排
列出中間五個段落的順序。
5.教師將學生排列的段落順序編號統整於黑板上,請學生發表,並進行討論。
6.師生共同朗讀完成排序後的完整故事內容。
7.請學生完成文本架構學習單。
五、評量方式
1.課堂發表。
2.小組討論。
3.文本架構學習單。
六、觀察焦點
1.學生是否都能認真閱讀老師發下的〈孟母三遷〉這篇故事,並進行排列組合。
2.學生是否能與座位附近的同學交流彼此的見解。
觀課者(1)
學校單位 | 觀課者 | 申請時間 | |
---|---|---|---|
武崙國小 | 羅婉如教師 | 2021-10-13 16:45:5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