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學年度 東信國小 陳翠伶教師
教科書版本 | 翰林 | 領域科目 | 數學 |
---|---|---|---|
備課日期 | 2025-10-13 13:00:00 | 備課地點 | 201 |
授課日期 | 2025-10-21 10:30:00 | 授課地點 | 201 |
議課日期 | 2025-10-23 09:30:00 | 議課地點 | 201 |
學生人數 | 30 | 公開程度 | 僅校內公開 |
授課年級 | 2年級 | 授課班級 | 201 |
教學時間(分鐘) | 40 | 教學策略/型式 | 探究實作教學 |
學習目標
1.認識容量。
2.容量的比較。
教學活動設計
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第一節
一、準備活動
(一)誰的水壺裝的水比較多
1. 教師先播放電子書內課本P.65的單元情境動畫,並請學生說說看戶外教育的經驗。
2. 教師提問:「皮皮和多多誰的水壺裝的水比較多?」請學生對照課本圖片說明自己比較的方法。
3. 請學生說說生活中用過哪些東西來裝水?除了水以外,這些東西還可以裝哪些東西?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,自己曾經用過哪些東西來裝水。
二、發展活動
(一)認識容器及經驗液量的保留概念
1. 教師配合課本P.66例題 1 ,請學生想想看除了杯子,皮皮還可以用什麼東西裝水?
2. 教師配合課本P.66例題 1 -,將各種容器(食物或圖片)放在桌上展示,並提問:「這些東西都可以裝水嗎?」、「除了裝水以外,還可以裝哪些東西?」請學生回答。
3. 教師說明生活中能裝水(或是果汁、汽水……,液態的東西)的器皿叫作「容器」。
4. 教師先讓學生進行用透明容器裝水的實作活動,配合課本P.66例題 1 -,讓學生實際操作有裝水的容器,並觀察容器中水的變化。
5. 教師提問:「瓶子裡的水有沒有變多或變少?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。
(學生可能受視覺影響,認為水量有改變;教師可先標出水面的位置,讓學生透過觀察,知道水量沒有改變。)
(二)透過操作活動促進液量的保留概念
1. 教師先說明課本P.67例題 2 情境後,提問:「誰的果汁比較多?」請學生2~4人一組討論並發表想法。
2. 教師讓學生實際操作課本P.67例題 2 的倒果汁活動,讓學生經驗杯子中的果汁量不會因杯子不同而改變。
(學生可能會因操作中沒有完全將果汁倒入另一杯再倒回,而感覺果汁量改變了。教師可示範倒果汁活動,讓學生知道果汁量沒有改變。)
3.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皮皮和丹丹杯子中果汁的高度雖然不同,但是果汁都是從老師的杯子倒出來的,知道兩人的果汁一樣多。
三、綜合活動
(一)我學會了
1. 教師請學生說一說這堂數學課學到了什麼?
2. 教師說明作業內容:數學習作第42頁。
10
觀課者(1)
學校單位 | 觀課者 | 申請時間 | |
---|---|---|---|
東信國小 | 陳素玲教師 | 2025-10-03 11:06:1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