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學年度 堵南國小 黃千綾教師
教科書版本 | 康軒 | 領域科目 | 語文-國語文 |
---|---|---|---|
備課日期 | 2025-10-07 17:00:00 | 備課地點 | 三年甲班 |
授課日期 | 2025-10-15 10:30:00 | 授課地點 | 三年甲班 |
議課日期 | 2025-10-15 13:00:00 | 議課地點 | 三年甲班 |
學生人數 | 13 | 公開程度 | 僅校內公開 |
授課年級 | 3年級 | 授課班級 | 三年甲班 |
教學時間(分鐘) | 40 | 教學策略/型式 | 探究實作教學,雙語教學,PBL |
基隆市堵南國小 114學年度 三年甲班 國語科教學教案 授課教師:黃千綾
授課日期:10月15日(星期三)10:30-11:10(第三節)
授課班級:三年甲班
授課地點:三年甲班教室
觀課老師:陳益民老師
一、教材來源與課文
版本:康軒國語(三年級上學期)
課文:第四課〈小丑魚和海葵〉
二、教學目標1. 能正確朗讀課文,了解小丑魚與海葵間的共生關係。 2. 能歸納每個自然段大意,整理課文意義段。 3. 能透過討論了解動物間互相依存的重要性,培養尊重生命的態度。
|
三、能力指標1-1 能專心聆聽,理解內容重點。 2-1 能朗讀課文並了解主要內容。 2-2 能分辨段落意義,歸納課文主旨。 3-1 能以語言表達觀察與感受,發展溝通表達能力。
|
四、自然段與意義段對照表
自然段 |
意義段 |
主要內容 |
第1自然段 |
第一意義段 |
介紹小丑魚與海葵的生活環境。 |
第2~3自然段 |
第二意義段 |
說明小丑魚如何在海葵間生活,並不被毒刺傷。 |
第4~5自然段 |
第三意義段 |
描述小丑魚如何幫助海葵捕食。 |
第6自然段 |
第四意義段 |
說明小丑魚與海葵互相幫助的關係。 |
五、教學流程
教學環節 |
教師活動 |
學生活動 |
引起動機(5 分鐘) |
出示小丑魚與海葵圖片,提問「你知道牠們有什麼關係嗎?」 |
自由回答,分享初步想法 |
教學過程(25 分鐘) |
1.
分段朗讀課文,師生輪流朗讀 |
跟隨朗讀回答問題,分組討論段意並舉例,小組代表分享結果 |
延伸活動與總結(10 分鐘) |
1.
全班歸納課文主旨:「小丑魚與海葵互相依存、互相幫助」 |
全班回答並舉例,教師統整點評 |
六、延伸活動
1. 生活觀察:觀察家庭或校園中互助的例子,拍照或記錄,下節課分享。
2. 創作延伸:畫一張小丑魚和海葵互助的圖,或寫一段描述牠們關係的小短文。
3. 小組角色扮演:模擬小丑魚和海葵互相幫助的情境,增進理解與合作能力。
六、教學評量
1. 能說出課文段落大意與主旨。
2. 能解釋小丑魚與海葵的共生關係。
3. 能舉出生活中互相幫助的例子。
觀課者(1)
學校單位 | 觀課者 | 申請時間 | |
---|---|---|---|
堵南國小 | 陳益民CHEN, YI-MIN教師 | 2025-10-05 22:33:0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