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3學年度 仁愛國小 楊承哲教師
教科書版本 自編 領域科目 其他
備課日期 2025-01-09 14:00:00 備課地點 輔導室
授課日期 2025-01-13 09:35:00 授課地點 605班教室
議課日期 2025-01-13 15:10:00 議課地點 輔導室
學生人數 26 公開程度 僅校內公開
授課年級 6年級 授課班級 605
教學時間(分鐘) 40 教學策略/型式 跨領域(含議題融入)素養導向教學

一、引起動機:

不公平的班規:5分鐘

1.    老師利用簡報進行引起動機,說明此堂課的班規,請老師盡量以誇張的口吻唸出班規,讓學生強烈感受到男生女生之間規定的不公平。

2.    老師讓學生表達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情緒,並用簡報引導學生說出:「這樣的班規就是歧視」。

3.    老師利用簡報,說明歧視是不好的,應該避免歧視,並宣布今天真正的班規。

4.    老師用請同學說出歧視的定義,並加以說明。

歧視是:對不同族群的人有偏見,並給予較差的對待,限制了他們的機會和權利。

5.    老師用說明兒童權利公約的禁止歧視原則,並強調禁止歧視原則適用在每一個兒童身上,並不因為性別、種族、身體特徵而有所差異。

二、發展活動1

   找出地獄梗:15分鐘

1.  老師利用下列的簡報說明遊戲,並強調地獄梗是不好且傷人的玩笑素材,請不要在平常生活中以地獄梗來開玩笑

2.  PPT中設有3分鐘計時器,請老師視需求搭配使用。

在這裡挑戰可以分為兩種:

v  學習單版:老師可以在此發下學習單,請學生分組或自行作答,時間3分鐘,老師再利用簡報和學生一起討論哪個梗圖是地獄梗。(下圖左)

v  學習單:附件()梗圖大考驗

v  wordwall:老師請學生利用平板掃描QRcode,進入wordwall遊戲,並開始進行挑戰,時間約莫五分鐘,老師再利用簡報一起討論哪個梗圖是地獄梗。(下圖右)

3.  挑戰結束,老師說明霍金先生的身體狀況與對物理學的貢獻,並與孩子討論為什麼這樣的玩笑是不恰當的,參考答案:霍金先生因為他的身體狀況而必須接受許多不便與身體之痛,拿他人之苦痛當成玩笑素材,極其殘忍且不應該。(下圖左)

4.  老師說明「番」這個字的由來,並強調這是一個帶有貶抑的稱呼,當我們用「番」這個字稱呼原住民時,其實就是在重複歷史的不義與強化錯誤的刻板印象,這樣的行為不但不正義且傷害原住民族的情感,應該極力避免。(下圖右)

三、發展活動2

   只是好玩不可以嗎?15分鐘

1.  歧視梗圖對學生來說,往往就是生活中開玩笑的素材,也許學生不具備特別惡意,但普遍也存在著:「只是開開玩笑而已,好玩呀,這有甚麼關係?」的態度,學生較難真心認同為什麼不應該拿地域梗開玩笑,所以在這個部分,希望老師透過一步步的引導,讓學生可以同理被嘲笑者的處境,感受他人之痛苦,進而願意避免歧視,並且透過老師的梳理,對歧視有更多理解與敏察。

2.  老師利用簡報歸納出地獄梗的共同特性,老師可以採用大班一起討論,學生舉手回答,或是請小組將答案寫在白板上,小組分別回答,簡報上黃色字體是為參考答案,老師可以自行增減。

3.  罕見疾病患者和原住民的共同特點是甚麼?參考答案:少數族群、相對弱勢,在生活中因為其少數或弱勢的特性,而面臨特別辛苦的境遇。

4.  還有哪些族群,常常會遭遇歧視?參考答案:老師可以請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中想起,是否曾經遭遇被歧視或看到他人別歧視的經驗,在我們的社會中,老人、小孩、同志、移工、身心障礙、肥胖、貧窮,不同於主流的少數,常常可能成為被歧視的原因,也許此時覺得歧視和自己無關,但在生命的某些時刻,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少數,也都有可能成為被歧視的對象。

5.      歧視是對不同族群的人有偏見,並給予較差的對待,請問在梗圖中有哪些較差的對待?參考答案:梗圖中帶有惡意的嘲笑,強化了偏見,將不好的標籤貼在他人身上,這就是一種差別對待。

6.  嘲笑會限制他們的機會和權利嗎?參考答案:被尊重,是每一個人的權利,被尊重,才能身心良好發展,以原住民族為例,若在大眾的言語中充滿對其民族嘲弄的語言,當然會影響民族認同與尊嚴,影響民族的發展。

7.  老師用簡報做出結論,這些地獄梗就是歧視

8.  那只是好玩不可以嗎?老師用下一頁簡報中的影片回答這個答案。

9.  影片結束,老師請同學試著感受影片中的人物,他們的心情是甚麼?並請同學分享,是否曾經有類似的經驗。

10.老師繼續和學生討論:「歧視是某些人的事情,或是每個人的事情?」在台灣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發生,老師可以大班提問,請同學思考和回答,並利用下一頁簡報,介紹佛洛伊德死亡的事件,藉此提醒同學,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個社會上,當社會中某些族群因為歧視而處於不公平的境地,往往造成社會的分化和對立,一個更友善平等的世界,對每一個人都會是更好的世界。

v  若老師對佛洛伊德事件想要有更多了解,請參考以下的閱讀延伸:

https://futurecity.cw.com.tw/article/1503
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88361

11.老師繼續討論:「歧視不好,但反對歧視有用嗎?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嗎?」老師一樣可以採用大班討論,或請小組先討論再舉手回答,討論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機會想一想,表達自己的意見,並傾聽他人觀點,老師再利用妮妃雅的例子鼓勵學生,已存在的歧視很難自動消失,但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共同的努力,反對歧視的存在,最終我們就可以打造出一個更少歧視的世界。一個沒有歧視的世界,是准許每一個人表現自己、做真正自己的世界,是你我生活都更安全更精采美好的世界。

v  如果老師對妮妃雅的故事有更多好奇,可以參考以下連結:

https://global.udn.com/global_vision/story/8664/7922329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o1AppwXFwA&t=115s

12.綜合上面的討論,老師請同學與左右鄰居討論一分鐘:「為什麼不應該歧視?」並請老師以簡報為參考答案,作為這一個段落的總結。

 

四、總結活動

   梗圖大反擊:5分鐘

1.  老師邀請學生,利用梗圖,反對歧視。步驟如下:

1)  選擇一張喜歡的梗圖。

2)  利用創意,寫出反歧視的標語。

3)  完成反歧視梗圖。

4)  選擇宣傳的辦法。

v  老師可以參考附錄之評量規準,作為活動之參考。

 

v  梗圖的製作方式可以是數位版本,也可以是學習單,若老師想要採用數位板,可以使用Canva的梗圖產生器,讓學生在線上製作梗圖,並以數位的方式宣傳梗圖,如張貼在班級網頁、學校網頁等各種方式。

v  若老師想要採用學習單,可以列印附件中的梗圖,並請學生直接在梗圖上新添文字,完成梗圖,梗圖可以張貼在學校、班級布告欄,請學生對其他人宣傳等各種方式。

v  梗圖模板:附件()梗圖大反擊1、附件()梗圖大反擊模板2,兩個模板排版不同,請老師挑選適合的使用。

v  「梗圖大反擊」這項活動若來不及在一節課內完成,亦可以當成回家作業,或於第二堂課再繼續進行,請老師依上課節奏自行調配時間運用。

v  若學生沒有意願完成梗圖,也尊重學生個人意願,不勉強參與倡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