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學年度 明德國中 王淳純專任教師
教科書版本 自編 領域科目 彈性學習-統整性主題/專題/議題探究課程
備課日期 2025-09-11 11:32:55 備課地點 圖書館
授課日期 2025-10-03 11:10:00 授課地點 706教室
議課日期 2025-10-14 11:00:00 議課地點 圖書館
學生人數 25 公開程度 僅校內公開
授課年級 1年級 授課班級 706
教學時間(分鐘) 40 教學策略/型式 跨領域(含議題融入)素養導向教學

一、       教材內容:

假設每個人皆可活至 75 歲,以一年 12 個月計算,人生總計僅有 900 個月。請同學於一張 A4 白紙繪製 30×30 之表格,每一小格代表一個月;隨著歲月流逝,逐格塗色,讓整張表格呈現出「人生藍圖」。

先計算自己目前年齡與月份,並塗滿已度過之格數,再觀察剩餘空白格。

試算未來求學歷程,並繪製其所佔月份區段:

16 歲(第 72 格):幼兒園712 歲(第 144 格):國小1315 歲(第 180 格):國中1618 歲(第 216 格):高中1922 歲(第 264 格):大學2325 歲(第 300 格):研究所2630 歲(第 360 格):博士班

(例:淳純老師就讀研究所至 25 歲,共計塗滿 300 格,正好 10 列。)

規劃退休年齡,由表格下方往上塗色。例: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為 65 歲,則應塗至第 781900 格。

二、       學習目標:

生命教育核心在於:

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善度人生、面對挑戰、探索生命意義與價值。

培養包容、接納、真誠及欣賞他人的態度。

建立積極、樂觀與進取的人生觀,涵養自尊、尊人及感恩惜福之情操。

進一步關懷並尊重自己與他人之生命,邁向「良善共好、和諧進步」的社會。

三、       學生經驗:

學生透過教師引導,逐步規劃未來歲月,並思索學業、工作、婚姻與健康之安排,進而覺察生命歷程中每一選擇所帶來的變化與挑戰。

四、       學習活動:

1.教師使用PPT解說活動目的。

2.學生於學習單上繪製個人專屬的900格時間分配。

3.教師分析各種選擇環環相扣及如何影響現在與未來自身所處世界。

五、       學習評量方式:

1.完成學習單內容。

2.能清楚說明自身 900 格規劃之理由。

六、       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:

1.以課程 PPT 與學習單作為工具,運用資料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與感受。

2.課程不預設立場,重點在於啟發,而非單向知識灌輸。

3.藉由學生完成並檢視 900 格,進一步引導其覺察家人與長輩剩餘時間有限,進而更珍愛親情、善用光陰。

七、       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:

1. 時間:20251013 日(星期)第 四 節課

地點:明德國中圖書館